神師撰文 Reflections > 紀念吳天福神父 >

【昔日文章】歸屬感

- 吳天福神父

 

十九世紀的偉人聖約望鮑思高創立慈幼會的初期,第一批初學生都是跟他在慶禮院工作多年的志願人員。他們樂意跟隨鮑思高做教育少年的工作。他們認識和敬愛他,視他一如自己的慈父。當鮑思高建議他們加入慈幼修會時,許多都欣然接受,效法他獻身於上主,為貧苦無助的青少年服務。但這批志願工作者中有一個名叫賈烈勞的,對於穿黑袍做神父頗有反感, 他說:「為鮑思高神父,甚麼我都肯做,但要我一生修道則沒有興趣。」

有一天,他路過志願工作者的宿舍,看見鮑思高神父正在為自己的床收拾被褥,心中甚為感動。 最後, 賈烈勞終於說了一句在慈幼會裡成為歷史性話:「不管是不是會士(修道),我要跟鮑思高神父在一起。」 就是這樣,他進了慈幼會,晉升司鐸;往南美洲去傳教,最後還做了慈幼會第一位主教,後來又被教宗賞識,升為樞機主教。

為甚麼他不能離開聖苦望鮑思高呢?就是因為他對慈幼會有歸屬感。他是在鮑思高的教育下成長的。 鮑思高的寄宿學校就是他的家。慈幼會的工作就是他的工作。

家庭是我們生長的地方,離開了它就不免有失落感或思家之苦。對自己家庭的那份感情是不容抹殺的! 一般來說,我們一有機會就要回家去。想家, 為家人著想, 為自己的家庭犧牲, 都是很自然的事。 這種歸屬感不但是萬物之靈-人類有,其他動物也有。常聞狗貓遠隔數十里也能回到自己的主人身邊。 海龜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產卵;初生的鮭魚在海上留了幾年,然後回到牠原來的河邊。鰻魚生在浩無涯際的水中能動身回到牠們父母所來自的海岸。

耶穌基督傳教三年,建立教會,為人類預備了一個成長和歸屬的家。這是我們的信仰之家,與我們從小到大所生活之家不同。基督是我們的大家主,教宗是基督的在世代表。 這一信仰之家是個奧妙肢體。基督是頭, 我們是這肢體的細胞。 在教會內我們彼此連繫, 互助互愛。 每次我們誠心參與彌撒,領受聖事,為堂區工作,為教友服務,與主內的姊妹兄弟交談,遊戲…….等, 就是加我們對這個信仰之家的歸屬感了。但願這歸屬感迫使我們更堅仡地為堂區服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