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師撰文 Reflections > 吳智勳神父 >

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:門徒的代價

本專欄內容出自和平綸音: 主日及節日講道,由吳智勳神父提供。屋崙聖良堂華人天主教團體特別徵得吳神父同意,按禮儀年的時序分別于網站內刊出。

 

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:門徒的代價

 

 

依 50:5-9

雅 2:14-18

谷 8:27-35

 

馬爾谷福音長久以來受到忽視,基督徒多喜歡其他三部福音。他們欣賞瑪竇福音整齊的訓導,有出色的天國大憲章及各式各樣的比喻,甚方便教導慕道者;路加福音則標榜天主的慈悲,讓人看出天主真正的面容,溫暖了人的心,豐富人的靈修生活;若望福音有深刻的神學反省,突出天主降生成人,住在我們中間,永生能於現時開始。馬爾谷福音呢?好像沒有甚麼特別的貢獻,連聖師奧思定也認為它是瑪竇福音的摘要。直至上世紀,基督徒慢慢發覺馬爾谷福音的偉大,並認定是第一部成書的福音。今天我想介紹馬爾谷福音一個突出的主題:作耶穌門徒的代價。

很多人都注意到福音中耶穌所問的問題:「人們說我是誰?」是福音的分水嶺,同時回應福音開始的第一節:「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」。馬爾谷有計劃地安排今日伯多祿回答耶穌是基督(即救主),以及十字架下百夫長的宣認:「這人真是天主子」,以此回應卷首所言耶穌的身份。

耶穌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問這問題有其特別意義。傳統上這是個滿天神佛的地方,過去是崇拜巴爾的中心,當時則加上凱撒崇拜,到處有神殿,伯多祿能在此種環境下承認耶穌是救主基督殊不簡單。但馬爾谷不像瑪竇一樣安排耶穌讚美伯多祿,反而緊接著講出默西亞將如何,及作為耶穌門徒的代價。

馬爾谷是最強調十字架的福音,他的福音處處精簡,但記載苦難卻十分詳盡,他屢次提到耶穌糾正別人對默西亞的誤解。伯多祿代表了那些誤解默西亞是光榮的、無上權威的、甚至政治性的人物。他被耶穌斥為撒旦,明顯指出伯多祿不自覺地做了撒旦的工具,想去改變默西亞謙下的、受苦的、為人服務的面貌。馬爾谷筆下的門徒必須是(一)捨棄自己,(二)背著十字架,(三)跟在耶穌後面。

(一)捨棄自己:外界的標準往往標榜「為我」,做耶穌的門徒必須是「無我」,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卻以基督為中心;對天主說「是」,對自私的我說「不」,效法皈依後的保祿:「不再是我生活,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」。

(二)背著十字架:代表著艱苦、犧牲,這是愛的代價。耶穌用十字架彰顯天父的愛,基督徒要過愛的生活難免有痛苦,有犧牲。耶穌很老實,並無以完美的包裝吸引人作門徒,更從未許諾信祂後萬事如意,逢凶化吉,百病不侵,考試過關斬將,生意滔滔不絕。如有人以此吸引人信耶穌,明顯地違背耶穌的意思。當然如果人甚麼人也不愛,的確會少很多煩惱,少了被傷害的機會。不過,如此逃避十字架,逃避為愛付出,很難再稱自己為基督徒。

(三)跟在耶穌後面:今日福音中,伯多祿站出來,要替耶穌出主意,被耶穌痛斥,要他退到後面。基督徒必須以耶穌作他的道路,跟在祂的後面,不要妄想青出於藍,可以勝過師傅耶穌。基督徒要相信耶穌開出的道路是最好的,不會有比十字架更好的道路,也不要想可以走後門繞過十字架,輕輕鬆鬆便可到達終點。

今日的福音,馬爾谷第一次透露作門徒的代價,其後他不斷重複。我們必須多加注意,以免錯過了馬爾谷的苦心。

有一位神父晚年寫了一篇有關自己皈依的文章,提及自己年輕時曾強烈地感受到天主的愛而加入修會,但隨著日子的流逝,這份感覺不再存在。在他逝世前不久,在翻譯馬爾谷福音時特別注意到他所講作門徒的代價,一旦發現作門徒的代價,他再次強烈地感受到天主的愛,為他而言是第二次皈依。

讓我們把目光放在馬爾谷福音精彩的地方,做耶穌的門徒,無可選擇地要捨棄自私的我,背起愛的十字架,跟在耶穌的後面。若能如此,馬爾谷福音開宗明義的話就在我們身上應驗:「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