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師撰文 Reflections > 趙必成神父 >

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

本專欄內容出自趙必成神父Facebook: 主日及節日講道,由趙必成神父提供。屋崙聖良堂華人天主教團體特別徵得趙神父同意,按禮儀年的時序分別于網站內刊出。

 

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彌撒福音反思(谷10:46-52)

 

 

做人,眼瞎心不瞎,縱然肉眼看不到,心靈,是另一雙眼睛,可以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,天主。

可惜,很多是心瞎人不瞎。

“有一個瞎眼的乞丐,即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坐在路旁。”

瞎子,還有是乞丐,在猶太社會可憐不過。可是,當“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,就喊叫說:耶穌,達味之子,可憐我罷!”

巴爾提買心中渴望得到耶穌慈悲,讓他復明,可能已經聽說耶穌到處施行奇蹟治療病人。

耶里哥城,聚集商人與司祭的怡人城市,耶穌就在這裡施行《谷》裡面最後一個奇蹟。當門徒及一大群人跟隨耶穌出來,路過,巴爾提買立刻大聲喊叫,場景告訴讀者,耶穌被門徒以及群眾圍繞,可能聽不到他的喊叫,還有,“有許多人就斥責他,叫他不要作聲”,“斥責”(epetimōn)是嚴厲譴責,意味這人不值耶穌注意,並且,他的喊叫失禮耶穌。

因身體與心靈需要,瞎子“越發喊叫說:達味之子,可憐我罷!”“越發”(pollō mallon,英語much more)解作比剛才更起勁吶喊,目的為求耶穌“可憐”。

“可憐”(eleēson)可以理解為慈悲或憐憫,或彌撒當中的“垂憐”,不是一般“可憐”或“施捨”,而是他願意得到耶穌大發慈悲,當耶穌請他過去,“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,跳起來,走到耶穌跟前”。

“扔下”(apobalōn)是扔到外面或拋棄,瞎子麵對耶穌召叫,願意放下賴以保溫外衣,是他心靈復明開始。

耶穌直接問他“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”的時候,瞎子沒有求錢求利,只要“看見”。希臘動詞“anablepsō”解作恢復失去視覺,可能因為患病或意外而失明,因家窮,成為乞丐,人,在最可憐境地,遇到達味之子耶穌,信德推動他努力尋找耶穌。

復明之後,瞎子除了身體痊癒,心靈更加開豁,願意成為門徒:“就在路上跟著耶穌去了”。

人生負面經驗,遇到主,可轉化為慈悲時刻

 

趙必成神父

201810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