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師撰文 Reflections > 趙必成神父 >

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

本專欄內容出自趙必成神父Facebook: 主日及節日講道,由趙必成神父提供。屋崙聖良堂華人天主教團體特別徵得趙神父同意,按禮儀年的時序分別于網站內刊出。

 

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彌撒福音反思(瑪13:1-9 短式)

 

 

 

沮喪門徒,需要鼓勵

門徒知道師傅將面對否決與敵意,這些負面生命經驗不是來自無信群眾,而是宗教領導如經師、法利塞人以及司祭。還有,會堂把耶穌趕走,不許講道,耶穌因此找到另一空間,就是海邊與山區,因為耶穌無敵–毫無敵人。

他不願意跟宗教領導們“搶地盤”,因為福傳空間廣闊無垠。可是,宗教領導依然窮追猛打(參瑪12:24,38),非看到耶穌死在自己手中絕不痛快。

耶穌就地取材,在田野以撒種作喻,種子如同福音,不管世界如何惡劣對待,始終找到紮根生長佳土。撒種強調天主對人慷慨,不管人對天主態度如何,天主還是滿懷慈悲撒種。使人驚訝的是,接受耶穌福音種子並且長大成樹的不是宗教領導,反而是平民百姓。面對這奇特現象,耶穌利用四種土壤闡釋:

  1. 路旁:象徵心硬頑固的人,因懶惰、偏見、恐懼、驕傲或不符合倫理生活。基本態度是拒絕  任何比他們聖善的種子,害怕醜陋相形見拙。
  2. 石頭地:象徵容易因新奇事物動心,卻沒有恆心保持福音,活不出福音精神。
  3. 荊棘:縱然接受福音,可是生活惡習如仇恨、嫉妒或貪婪,掩埋福音,如猶達斯,雖然跟隨  耶穌大概三年,最後還是聽從魔鬼出賣耶穌。
  4. 好地:接受福音者,勤勞耕耘心田,只有良善心謙的人才結出福音美果,因為沒有抗拒耶穌     悔改訊息。

“好地”(tēn gēn tēn kalēn),無論本質或特性,都是優良土地,因此能夠讓種子最後開花結果。果,是永生。簡言之,結的果是對自己有好處,而不是給耶穌面子那種膚淺宗教態度。

耶穌以撒種比喻鼓勵門徒,人對福音的接受態度隨他們意願,強迫他人生活福音精神是沒有幸福的,尤其是迫害耶穌的宗教領導。

不信者的天花,可以亂墜

主耶穌的福音,自在人心